老少鼓掌叫好的二人转和大鼓书。漫长的回忆飘来散去,时温时凉。 独自闯荡多年,她已变得通透果决。此时此刻,还剩下什么遗憾? 雁桥坐在床边喝了半瓶烧酒。 她决定去找唐捷。 唐捷的寓所在麦特赫司脱路,公共租界;转过两个街角,在红砖巡捕房前头右拐,再向前走,钻进弄堂。路途不远,雁桥上楼时摸了摸包里的酒,竟然还有些温度。唐捷也在戏院工作,做幕后;主要是话剧编剧,偶尔也指导演员的表演;他本来会唱会演,但来南方后消沉过一段时日,冷落了看家本领。偌大的戏院,两人未必每次都在一起排戏,但这剧团受文艺抗敌协会领导,一群戏剧界同仁经常聚首、交往频繁,造成她和唐捷抬头不见低头见。从旁人的言语中,她知道他住在这里。 柳雁桥在昏暗的走廊里腹诽:和他说过那些“再也不见面”之类的话,大概有五六年了;五六年过去,两个人分别辗转南下,竟在上海的陈先生这里重逢,可知人生如戏。 从前的事情,她想让它过去。只要找个机会和唐捷单独见面,说上两句明白话,确保在彼此那都过去了,她就能心无旁骛地和他继续做同事。 偏偏唐捷这人——和他说不明白话! 雁桥越想越气。 不过时至今日,也不由他了。 她站到楼梯拐角处,借窗外渗进来的光打开镜子理了理头发。齐肩波浪卷发,发尾被烫得向外飞动,造型摩登,正是少女时期憧憬的模样。很久以来她在喜欢的行业里做事,并小有成就,和年少时的初恋——应该算是初恋——竟然也能经常相见。一切都显得很难得、很安详;也许,自己已经成为了从前想成为的那种人?虽然唐捷某些时候不甚靠谱,但她信得过他,她得委托他在回东北时看顾她的父母、劝她哥哥辞职,毕竟抗战终有胜利之日。这次的出行计划要保密,和谁也不能说,所以道别之类的话,一概免去。 想到这里,她的心里偷偷地落起小雪。万语千言,要先如何开口? 敲响斑驳的铁门,门被拉开的前一刻,她听到屋里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叫:“嚯——对宝!胡啦!” 柳雁桥立刻后悔自己来了这里。 开门的不出她所料,是剧团新来的灯光师辛豫,据说当年唐家班子在张家口的时候,他看过唐捷的戏;辛豫愣了两秒,立马做手势一请:“您屋里请,唐老板在里面哪。”雁桥朝他点点头。门廊短狭,她探出两步,一大团烟气酒气,混杂着炉火的热度朝她袭来。屋里三个男人听到声音,先后向她这边望过来。烟雾缭绕,她没看清人,先看到满桌麻将和一地酒瓶;这屋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