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开局楚霸王》

第34章为帝之道(3/5)

br>
    在宋朝之前,谁占据关中,谁就是天下之主,谁就是皇帝。历代的王朝,皆是从占据关中,然后占据天下。

    唯有刘秀,是占据河北,夺得天下。

    他是历史的唯一。

    历史上,为何项羽退出关中,是项羽没有战略眼光吗,根本不是。

    在早期项羽也打算定都关中,只是楚人思念家乡。

    很多时刻,一个人不知道代表他自己,还代表一群团体利益。

    项羽不得不屈从部下,离开彭城,不得不退到彭城。

    同样,刘邦夺得天下后,部下也是思念家乡,想要定都洛阳,可最后在张良的劝说下,没有屈从部下,而是定都关中。

    历史上,项羽为何会输掉,不是因为目光短浅,不是因为气度不足,不是因为残暴,而是心不够狠。

    项羽坚持人性是可靠的,人与人之间是有信任的。

    于是他信任族人,结果叔叔项伯背叛;相信兄弟英布,结果英布背叛;相信下属周殷,结果周颖背叛。

    刘邦平民出生,在歧视当中成长,因为不屑种地当农民,父亲看不起,大嫂鄙视,后来更是当赘婿,前去服徭役。

    人生阅历,让他坚信人性是不可靠的。

    刘邦对萧何不信任,敲打萧何,萧何直接入狱;不相信韩信,几次推衣解食,可几次下手夺走其兵权;不相信吕后,直接埋下了陈平,周勃等几个钉子。

    历史上,项羽最大的错误,不是没有在鸿门宴杀死刘邦,而是错在没有及时清洗楚军内部派系。

    开国皇帝,因为功臣权力太大,影响了君权,都会有意识的压制功臣派系。有的是重用文臣,压制武将,如李世民,刘秀;有的直接清洗大臣,如刘邦朱元璋;有的明升暗降,杯酒释兵权,如赵匡胤。

    皇帝掌控一切,而不是被臣子裹挟,顺从臣子主张。

    项羽的失败,在于没有及时的清洗,楚军内部各个派系,没有实现派系平衡,功臣改派裹挟了项羽。

    “要打压功臣派系……”

    项羽又是取出一个本子,上面记载着二百多官员。

    如何治理天下,治理几百万百姓的土地,这是一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这二百多官员,主宰着关中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